關鍵字:L-異亮氨酸 dbzzL-異亮氨酸 中文名稱: L-異亮氨酸 中文同義詞: L-異白氨酸;異亮氨酸;L-α-氨基-β-甲基戊酸;L-異閃白氨基酸;Α-氨基-Β-甲基戊酸;異白氨酸;L-異亮氨酸 AJI88,USP23,FCCIII,CP2000;異亮氨酸 英文名稱: (2S,3S)-2-Amino-3-methylpentanoic acid 英文同義詞: (2S,3S)-2-Amino-3-methylpentansαure;(2s,3s)-alpha-amino-beta-merthylvalericacid;(2s,3s)-alpha-amino-beta-methyl-n-valericacid;(s-(r*,r*))-2-amino-3-methylpentanoicaci;(s-(r*,r*))-2-amino-3-methylpentanoicacid;(S,S)-2-amino-3-methyl-pentanoicacid;(s,s)-isoleucine;S-(R*,R*)-2-Amino-3-methylpentanoic acid CAS號: 73-32-5 分子式: C6H13NO2 分子量: 131.17 化學性質 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 無臭, 味微苦。 mp284℃(分解), 168-170℃升華。 在水中的溶解度為4.12%, 極難溶于乙醇和乙醚, α25D+39.5 (C=0.5-2.0g/ml, 5mol/L HCl), α25D+12.4 (C=0.5-2.0g/ml, H2O), 等電點pI為6.02。 用途 氨基酸類藥。 為營養增補劑, 與其他碳水化合物, 無機鹽和維生素混合后供注射用。 與其他氨基酸配伍共用于氨基酸輸液及制劑。 不良反應及禁忌: 補充氨基酸時, 補充的異亮氨酸和其他氨基酸要求保持適當比例。 若異亮氨酸用量過大, 反而會產生營養對抗作用, 引起其他氨基酸的消耗及負氮平衡。 生產方法 以糖、氨、D-蘇氨酸為原料,經粘質賽氏桿菌(Serratia marcescens)發酵而得。或以糖、氨、α-氨基丁酸為原料,用黃色小球菌(Micrococcus flavum)或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Aerobactor)發酵而得。
包裝價 133元/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