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兼并重組政策,終于有了下文。
1月,工信部、財政部、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汽車等九大行業被列入兼并重組之列。業內人士指出,此舉將有利于解決中國汽車業產能利用率偏低的問題,提高汽車業資源利用率。
該《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至2015年,前10家整車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90%,形成3家至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除領先地位較明顯的上汽集團、東風汽車集團、長安汽車集團、一汽集團外,其他汽車集團均面臨加速追趕,抑或做細分市場龍頭的選擇。北汽集團已經被主管部門要求“躋身前三強”。
如果僅以產業集中度作為衡量標準,汽車集團們只能走收購的捷徑。這也是新政策鼓勵的方向。《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推動整車企業橫向兼并重組。鼓勵汽車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方式整合要素資源,優化產品系列,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產能利用率,大力推動自主品牌發展,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2012年,廣汽集團成為最踴躍的收購者,在成功重組了長豐汽車后,廣汽集團與奇瑞汽車組建聯盟。此外,廣汽集團與河北中興合作,向下拓展SUV、皮卡市場。而與此同時,廣汽集團重組福汽集團的傳聞也不脛而走。
鼓勵重組,源于中國汽車業大而不強。盡管中國汽車已經連續4年位居全球銷量第一,但中國汽車集團卻面臨“多生孩子多打架”的困境,不少弱勢車企產能持續放空,優勢企業卻因種種原因難以擴大產能。來自銀河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36家主要乘用車公司總產能4年擴張76%,2013年將達到2065萬輛,2010年僅約1173萬輛。其中自主品牌車企總產能增長76%,從2010年的582萬輛增至2013年的1024萬輛。與此同時,乘用車平均產能利用率卻大幅跳水,從2010年的110%跌至74.5%,自主品牌產能利用率由100%下降至58%。
盡管《指導意見》未明確指出如何衡量核心競爭力,但不少車企認為自主品牌或將成為衡量標準之一。不少大型汽車集團已經加快布局自主品牌汽車。在前五大汽車集團業務中,自主品牌汽車銷量占比并不大,且成功躋身中高級轎車市場者少;自主品牌車企整體產能閑置率亦較高。業內人士指出,這將提供重大的收購機會,弱者將被強者吞并。
據悉,19家自主品牌車企中,上汽通用五菱產能利用率最高,高達104%。上汽通用五菱高層屢次表示,工人加班加點干活,仍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而一汽夏利、長安汽車的產能利用率則不盡如人意。一汽夏利產能利用率從2010年的100%跌至23%,長安汽車產能利用率約46%。
不少車企表示,如果能躋身前3家至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之列,或將獲得更多資源優勢。業內人士指出,這也意味著主管部門可能會收縮鼓勵名單。2009年出臺的《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中明確提出“四大四小”的概念,即鼓勵上汽集團、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集團、長安汽車集團(總稱“四大集團”)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兼并重組,支持北汽集團、廣汽集團、奇瑞汽車、中國重汽(總稱“四小集團”)實施區域兼并重組。
(來源:互聯網)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