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低碳經濟,有人做了比喻,低碳技術好像一輛汽車,政府政策是方向盤,金融資源是這輛汽車的汽油。您認為在這三個要素里面,哪一個要素是最重要的,而且怎么讓這個要素能夠最佳實現?
黃杰夫:我覺得三個要素都很重要。行政手段大家都很熟悉,政府做了“十二五”規劃,“十一五”規劃也肯定完成。我現在想強調組合拳措施,例如碳交易、碳稅。
如果我通過市場機制能夠把碳價位定出來,碳是稀缺的怎么定,定出來以后,企業就知道怎么作為資源管理,這就是碳金融。
很多人講,現在金融業發展非常落后,碳交易還不太成熟,你們在美國碳交易可能是法拉利,我們中國開的才是夏利。
我強調,要用一個發展的眼光看這個問題。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鋼材期貨,推出兩周的交易量,是倫敦金屬交易所鋼材期貨全年的交易量。中國有巨大的制造業的實體,如果中國掌握了定價功能,掌握了市場游戲規則制定的能力,我覺得這將是巨大的金融潛力。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的創始人桑德博士,預測碳市場可能是1萬億美元到2萬億美元的市場,F在,中國政府投資了清潔能源1000多億,如果有了碳市場,可以用私人投資造血,而不僅僅依靠政府的補貼,這樣更具有可持續性。
我覺得行政手段重要,但是始終需要一個市場機制,最終來形成組合拳。
喻捷:其實是從綠色信貸的角度來講,企業是需要錢而且銀行也想給提供項目支持。目前,在這樣的綠色信貸項目上,還有沒有一些需要打通的環節?
華兵:興業銀行[35.66 -0.89%]在綠色金融領域開展了諸多探索,涵蓋經營理念、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產品創新、社會責任、組織架構、授信政策等諸多層面。在產品創新層面,能效融資,即節能減排項目貸款是主要的舉措。
從2006年推出以來,節能減排項目貸款質量良好,無不良,無欠息。我們以商業行為履行社會責任,采用市場化手段進行定價,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在這14個月內,作為中國銀行[4.15 -0.24%]業首個“吃螃蟹者”,興業銀行利用過渡期的有效緩沖,加緊內部符合赤道原則要求的制度體系構建,建立起包括“基本制度”、“管理辦法”、“操作規程”以及一系列操作工具在內的赤道原則實施體系,并加強內部培訓,提升內部理念與操作能力,從而在軟硬件方面為赤道原則項目落地奠定了基礎。2009年12月,興業銀行首筆適用赤道原則項目?福建華電永安發電2×300MW擴建項目正式落地,標志著中資銀行已實現從規范內部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到落地具體項目實踐的轉變。可以說,興業銀行赤道原則落地工作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實現了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也獲得多方認可。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首先,赤道原則引用的許多美國標準、歐盟標準與國內標準存在一定的差異,如何將它們有效地同國內標準之間進行對比、權衡,成為赤道原則落地、實施過程中的一大難題;其次,希望環保部門和銀行業能進一步加強數據共享,提升銀行業信息溝通機制的即時性和有效性;第三,國內“綠色信貸”的標準多為綜合性、原則性的,缺少具體的綠色信貸指導目錄、環境風險評級標準等,從而導致商業銀行難以制定相關的監管措施及內部實施細則,影響了“綠色信貸”措施的可操作性及其與赤道原則的配合效果;第四,缺少推進綠色信貸或赤道原則方面的激勵機制,不能有效吸引銀行業支持環保項目。
喻捷:下一步是要從理念進化到具體政策了,對于具體的低碳產業政策,政府制定到什么程度了?
徐錠明:吳邦國同志已經講了,要加強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法律法規的制定。我認為非常重要的是制定法律法規,包括修改節能法、可再生能源促進法,都是促進這個事情。
技術也非常重要?萍几锩黄撇涣耍裁匆睬斑M不了。科技決定能源的未來,科技創造未來能源,科技是尋找能源而不是資源。
有科技就有能源,今后不是資源決定能源,而是科技決定能源。展望未來的能源,無非兩句話:一,清潔能源的利用;二,現有能源的清潔利用。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要抓住機遇搶占制高點,大力發展新能源,全力推動新能源革命。第二句話含義是調整能源結構,改造傳統化石能源應用,高碳能源低碳化應用,構建新的低碳化能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清潔高效多元低碳的綠色能源。
觀眾:哥本哈根談判并沒有給各方一個明確的減排目標,會不會使低碳經濟在全球的發展前景變得暗淡?
喻捷:哥本哈根之后很多人思考的問題是,是不是哥本哈根談判給我們畫上了一個頓號或者逗號。
對于中國,我想中國政府表態減排的目標,無論我們國際談判的結果和政治環境如何,一定會堅定不移地實現。
最近歐洲議會也正在討論,是不是要把2020年的減排指標提高到30%,這里面阻力很大。歐洲27國中,中歐和東歐國家在這方面相對來說不太擁有競爭優勢,但是一些其他的歐洲國家在這一方面還是希望能夠把歐洲的低碳技術推向世界。
美國方面也仍然在進展當中,從哥本哈根之后,雖然美國的立法進程有一些拖后,但最近奧巴馬和參議院制定了方案,希望以他們的角色推動立法進程的發展。
托馬斯?弗里德曼說,現在是究竟哪個國家抓住機遇的問題。誰后行動一步,誰會相對來說失去技術開發的優勢,市場開發的優勢,也就是失去國際上的市場競爭力。
一些國家顯然已經意識到了,認識氣候變化的好處,實現低碳經濟的好處,正在行動起來。
觀眾:如果要構建中國的碳市場,你覺得需要什么樣的實施步驟?
黃杰夫:我覺得最重要一點,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都需要有更多的人認識到這個問題。
媒體、決策者、企業,包括金融從業人員,大家必須有這么一個平臺。大家共同創造一個市場,很多游戲規則都不是我們做的,包括農業標準,農業減排標準,都是大家坐在一起,有杜邦公司的技術專家,有AEP的技術專家。
一定要有這個氣氛,就是大家一定要有共識,能夠走到一張桌子上,我覺得這個對我們很重要。
另一個關鍵是人才,中國如果要搞碳交易,用市場化手段實行節能減排,人才是最重要的。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這么多年,積累了大量證券期貨基金市場的人才,特別是在浦東金融中心。這些人如果積極參與到國內國際的游戲規則制定,中國就不會走彎路。
所以,我強調中國要培養自己的人才,我們自己的人才也要站起來,把這個東西當成自己的一件事進行設計和探索。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