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企業競爭力弱,產品技術附加值低,價格低廉,轎車零部件配套市場基本被外資企業壟斷。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首先,毋庸置疑,業內的共識就是技術實力差距大,我國本土企業尚沒有掌握產品核心技術。
在現有的零部件行業格局中,國內零部件企業的研發大多還停留在模仿階段,技術基礎不牢固,不具備和整車同步開發的能力。這些企業大多是這些年興起的民營企業,他們錯過了引進技術的年代。而當年為轎車配套引進了技術的企業,有的為了獲得新車型的零部件技術和資金,進一步和外方合資,成為外方控股的合資企業,有的由于各種原因破產倒閉。
在這一點上力源活塞工業集團的董事長于建華感觸頗深,做了20多年的活塞配套,一直都在為商用車服務,眼看著乘用車市場的火暴,苦于產品的層次較低,技術達不到中高端乘用車標準。“多少年前去國外考察時,就看見國外的活塞生產線特別先進,那時就體會到我們的技術與國外的差距很大,夢想著自己也能擁有這樣高端的生產線。”如今已近成功引進韓國東洋活塞生產線的于建華提起往事時依然記憶猶新。
5500萬元的投入對于一個發展中企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多少年前就想引進了,然而當時就覺得投入太大,其實我們發展中會被‘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所困擾,是先投入技術還是先擁有市場,我們思考了很久。沒有技術就沒有市場,買了技術如果市場打不開,企業就面臨生存危機。這就是企業的困惑。最終我們選擇了前者,引進技術。”
這樣的困惑影響著國內大批的零部件企業,這也是桎梏企業發展的一個現實問題。
據記者了解,力源活塞引進的活塞生產線年產120萬只,技術、性能、精度都能夠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除此之外,力源還與韓國東洋簽署合作協議,在內燃機活塞設計、開發、技術培訓等方面達成合作關系。“有了這套設備,在結合與外資的合作,我們企業就有了充足的底氣,進軍高端轎車市場我們很有信心。”于建華表示。
此外,本土零部件企業沒有和整車同步開發的條件與機會。北京天元奧特橡塑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警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發展中的企業,高端市場的誘惑還是很大的,然而在零部件市場,做高端外資配套是難度較大的,就目前的自主品牌市場而言,零部件商的話語權較少。
“要想參與外資品牌的配套,首先要獲得外方認可,還要按照外方的圖紙來設計產品,而通過他們的質量認證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對于國內自主品牌轎車的配套零部件商也多數是滿足廠家的設計要求。近年來,還有部分廠家在研發中吸納零部件商的意見。李警介紹。
據記者了解,目前部分零部件商在進入配套體系前,是零部件商直接與廠家的技術研發部門溝通,用技術來敲開廠家的大門。并非通過采購系統進入,這就足以證明無論是零部件企業,還是整車企業都在將技術放在較為重要的位置上。
(來源:和訊網)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